来源:杨晨大神
当林丹在2019年写下那句“独自上场,没人陪我了”时,全世界的羽毛球迷都明白——那个属于“林李大战”的黄金时代,终究落幕了。
点击播放
作为与林丹缠斗19年的“一生之敌”,李宗伟的职业生涯像一部精心设计的悲剧剧本:69个公开赛冠军、376周世界第一的羽坛神话,却始终与奥运金牌、世锦赛冠军咫尺天涯。
2004年的汤姆斯杯,是林丹和李宗伟的初次见面。当时已贵为“超级丹”的王牌林丹,赢下了初露锋芒的李宗伟。谁也没想到,这场相遇开启了羽坛最伟大的:“林李时代”。
12年伦敦奥运决赛的19-21,13年世锦赛决胜局因抽筋退赛的无力,16年里约半决赛22-20的绝地反击……林丹曾说:“没有李宗伟,我的冠军含金量不会这么高。”而李宗伟则坦言:“林丹让我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。
他们的对决早已超越胜负,将羽毛球推向美学巅峰。但命运的残酷在于,当李宗伟终于在2016年跨越林丹这座大山,等待他的却是正值巅峰的谌龙——体力透支的他,只能目送对手登顶,第三次戴上奥运银牌。
李宗伟的职业生涯始终被顶级对手环绕。早期与林丹争霸,中期遭遇谌龙崛起,末期又面临安赛龙、桃田贤斗的冲击。即便在2016年击败林丹,他却不得不直面更年轻的谌龙;当谌龙状态下滑时,37岁的他已扛不住鼻咽癌的侵袭。
2013年世锦赛决赛,他因腿部抽筋被担架抬出赛场;2012年伦敦奥运靠打止痛针坚持到最后一分;甚至因误服含禁药成分的冬虫夏草遭禁赛……这些细节拼凑出一个“总差一口气”的悲情剧本。
而2018年的鼻咽癌,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或许他不是我们常说的 “胜者为王”。可是李宗伟却用自己的经历写就,不懈拼搏才是竞技场最值得尊重的品质。
可正是这种不完美,让李宗伟成为无数普通人的精神图腾。他像极了每个被生活捶打却不肯倒下的我们——拼尽全力仍可能失败,但坚持本身就是对命运最优雅的反抗。“即使失败,它在我生命中凿刻下的痕迹,也将会是光荣的印记。”——李宗伟
国内舆论总以“大赛金牌”论英雄。石宇奇因伤退赛被骂“懦弱”,谌龙奥运银牌被嘲“不如林丹”。而李宗伟,这位“无冕之王”,反而成了最特殊的例外。极致努力未必等同胜利,但坚持与努力足以超越金牌的定义。
如今,石宇奇还陷在“唯大赛金牌论中(无奥运会金牌、世锦赛金牌,真的是他不够努力吗?)”,我们不妨想想李宗伟——他从未站上最高领奖台,却让全世界记住了他的名字。这何尝不是另一种胜利?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