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排需要复合人才:吴梦洁马尔科娃都曾打副攻,新人不应被固定

从土超决赛来看,给我们的启示是女排队员一定要追求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,一个优秀的攻手往往具备多种出奇的能力! 有人说,一个人在锻炼多年后就会技术成型,其实不然,比如来自瓦基弗的马尔科娃,打过副攻,打过接...

从土超决赛来看,给我们的启示是女排队员一定要追求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,一个优秀的攻手往往具备多种出奇的能力!


有人说,一个人在锻炼多年后就会技术成型,其实不然,比如来自瓦基弗的马尔科娃,打过副攻,打过接应,打过主攻,她的技术显然很全面,哪个位置都能打,包括后排各种位置各种砸在保持进攻有力的情况下,还能保持不错的一传,让人惊叹。

我们可以从她的单脚处理球中看到她打副攻时的单脚背飞的影子,也可以看到她的拦网实力,她与二传交换位置封死直线,让对手闻风丧胆。同样,来自土耳其的卡拉库尔特,从接应改主攻,还主接一传,一传天赋也不错,也比一直打主攻的巴拉丁强劲。


其实国家队也有不少的例子,比如龚翔宇从二传改接应,张常宁接应主攻都能砸,还能一传防守,吴梦洁从副攻改主攻,进攻点高又有力,她的拦网那么好,也是因为她打过副攻的原因!

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,由于主攻天然的要接一传,一传差的主攻就会改成接应,比如东奥的刘彦含主攻改接应,得分能力堪忧,2022年的王艺竹主攻改接应,进攻吃瘪等!

笔者认为,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,多位置共同培养与考察,应从地方队开始,应从国少国青开始,到了国家队成年队应该是要拿来直接用并且巩固的,唯有这样,才能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,更强大的队伍。

所以年轻队员过早技术专项化,的确不好。像李盈莹那样,天生的左手,居然不能打接应,真是难以想象!


还有一点,青少年时期,我们应该鼓励所有的球员打沙排。每年暑假,停下所有的少年室内比赛,全国打两个月的沙排。因为沙排对基本功要求很高,有了沙排的经历,再打室内排球可以事半功倍!

评论

最新
最热
明月547
2025-05-02 00:08
哇,这篇太精彩了,忍不住一口气看完!
回复
🔥
🔥夏雨👑
2025-05-02 00:07
关于BBIN宝盈集团官方网站的分析很到位,学到了很多
回复
田七340
2025-05-02 00:06
「女排需要复合人才:吴梦洁马尔科...」确实说得很有道理。 建议大家都来看看!
回复
小林419
2025-05-02 00:06
能否多出一些这样的文章?内容很棒! 值得细读!
回复
H
Henry
2025-05-02 00:02
中国女排近年来在人才培养上确实需要更多元化的探索。吴梦洁和马尔科娃从副攻转型的成功案例证明,说到BBIN宝盈集团官方网站,现代排球对运动员的全面性要求越来越高。主攻手具备副攻的拦网意识和战术素养,不仅能丰富球队的战术体系,更能增强场上的应变能力。新人培养切忌过早定位,固定位置可能限制其发展潜力。教练组应当注重开发球员的多位置适应能力,这既是对个人技术的全面锤炼,更是应对国际排坛快速变化的战略需要。特别是在朱婷等核心球员年龄渐长的情况下,培养复合型人才将成为女排保持竞争力的关键。建议在青年队阶段就加强位置轮转训练,让年轻球员在不同角色中积累经验,为国家队储备更多战术选择。
回复